返回毛笔书法鉴赏

主页

清华园四大国学导师,谁的书法最绝?

佚名  网络 

只有香如故————陈寅恪

书法之所以动人,其根源常在书法之外。

过去写信,有句话叫“见字如面”,真的,

我们见到一幅书法,首先是欣赏字,再

通过字辨别人,然后联想这个人的故事,

气节,风骨——于是这幅书法就厚重起来了。

这是陈寅恪先生的一封信——

信笺是极美的,字也极优雅,我们大致一览,会说这是学者字,有书卷气。但 是请注意,这封写在1963年,那时的陈寅恪双目失明, 这不是陈寅恪的亲笔信而是陈寅恪口述,夫人唐筼的代笔 !

陈寅恪夫人的字已经了得,他的哥哥陈师曾也是著名画家,还是齐白石的恩人,甚至有人说,假如没有陈师曾的慧眼,可能就没有后来的齐白石。那么大师的真迹会是什么样子呢?

透过这些关于《阙特勤碑》的小楷手稿,我们能够感觉到陈寅恪扎实的基本功。虽未专注书法领域,但这些字一丝不苟,清秀可人!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一生学贯中西,却不曾拿一个学位;靠着真才实学,便跻身清华四大教授。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火烛,他照耀了一个令人艳羡的时代。

陈寅恪是百年不遇的大师级人物,但他一生的悲惨际遇令人扼腕1969年10月,饱受文革折磨的陈寅恪与世长辞; 我们看他的手稿,想他的为人,那些无意为书的手迹之美,便更加使人感慨,使人心碎! 做人贵在立品,书法亦然。无品之字,就如无品之人。

最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

王国维书法

体现王国维书法造诣的是他的小楷、行书。这与他的工作、生活方式有关。王国维写一手高妙的毛笔字并不奇怪,文化开蒙直到功成名就,毛笔是他唯一的书写工具。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国维像

清末民初的书法家序列里,王国维不在其次。作为著名学者,他不以书名是极其正常的。尽管王国维弱冠习书,遍临秦汉魏晋之后的优秀碑帖,又得其父王乃誉的亲授,眼界开阔,臂腕灵稳,所书字迹颇重“高格”。但,终因他的学术成就所淹,使天下士子少议其书。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谁怜爱国千行泪——梁启超

梁启超早期的欧体楷书是写得相当精妙的,梁启超晚年的楷书欧体特点仍隐约可见,但已逐步向魏碑雄强、劲健一路的风格发展了。他取唐代楷法和汉隶笔意融入魏碑,刚柔相得益彰,形成了劲健而俊雅的艺术风格。以碑帖相融的创作方法,别开新路,自成一家。

梁启超晚年的楷书欧体特点仍隐约可见,但已逐步向魏碑雄强、劲健风格发 展。他取唐代楷法和汉隶笔意融入魏碑,刚柔相得益彰,形成了劲健而俊雅的艺术风格。以碑帖相融的创作方法,别开新路,自成一家。加入了魏碑的因素,看起来更加率真,又充满了书卷气。

碑风楷书

他的书法艺术,初崇唐楷,后攻魏碑及汉代隶书,其取法北碑的书法理念深受康有为影响。梁启超的书法,属于学者类型,但又与一些以行草见长的学者型书家不太一样。他在文、史、哲方面的成就太高,再加上他作为政治家的声名显赫掩盖了书法家的声望。梁启超在北碑上有相当高的造诣,在隶书创作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梁启超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黄遵宪

回头方羡“老僧闲”——赵元任

赵元任书作欣赏

赵元任虽然不以书法闻名,但幼年的民族文化熏陶,家学渊源的影响,都令他自幼练成一笔好字,并受益一生。

赵元任楷书

赵元任的这幅楷书,写得清净疏朗、规矩秀逸,走李北海、赵松雪的路子,非常的醉正。从这一幅早年楷书墨迹中,基本能窥出他儿时临池练字的端倪。不过可能是他志不在此,所以很早他就弃毛笔不用而改以方便易携的水笔了。我看过他的多幅硬笔书札,也是写得清秀儒雅,在那大多都以毛笔作书的年代,倒也算是另一种的“独树一帜”吧。

赵元任,1892年生于天津,字宣仲、又字宜重。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作曲家,亦是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他先后任敎于美国康乃馨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先后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后学位,他还是继戈鲲化之后第二位于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华人。1982年赵元任病逝于美国麻省剑桥黄山医院,享年89岁。

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非常爱“玩儿”,却一不小心就“玩”成了世界级大师的人物。此人博学多才,以至于给他冠以数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哲学家、逻辑学家、音乐家等头衔,都不足以涵盖他的成就。在其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涉及物理学、数学、哲学、中国音乐史、中国语言、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曾与梁任公、王国维和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导师”,

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
————(罗常培)

各领风骚数百年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作为近代著名的学者,他们对中国教育文化所作的贡献及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将成为我们后人永远学习的典范!至于他们的书法成就,业内可能会更喜欢梁任公与静安先生的墨迹,但是他们对学术的贡献是永远无法超越的!

清华园四大国学导师,谁的书法最绝?

清华园四大国学导师,谁的书法最绝?

毛笔书法鉴赏

黄道周(1585-1646)

黄道周(1585-1646)

明朝书法家

最适合书法创作的35篇诗词古文,值得收藏!

最适合书法创作的35篇诗词古文,值得收藏!

毛笔书法百科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清朝传世书法

先秦和秦代书法知识

先秦和秦代书法知识

书法作品专题

看不懂草书?近代“草圣”教您认!

看不懂草书?近代“草圣”教您认!

毛笔书法教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从哪些方面鉴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从哪些方面鉴赏书法作品?

毛笔书法教程

列代书论名录,学书法更快!

列代书论名录,学书法更快!

毛笔书法百科

文房四宝(砚)介绍

文房四宝(砚)介绍

毛笔书法入门

吴昌硕(1844-1927)

吴昌硕(1844-1927)

清朝书法家

田蕴章给范曾写过这个…

田蕴章给范曾写过这个…

毛笔书法鉴赏

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毛笔书法鉴赏

埋在地宫近880年的苏轼小楷原刻《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

埋在地宫近880年的苏轼小楷原刻《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

毛笔书法鉴赏

史上最动情的七幅书法,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史上最动情的七幅书法,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毛笔书法鉴赏

魏碑《龙门二十品》是哪二十品,纯干货!

魏碑《龙门二十品》是哪二十品,纯干货!

毛笔书法鉴赏

抗日名将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抗日名将书法作品精选欣赏

毛笔书法鉴赏

赵孟頫最具禅意的一幅书法!

赵孟頫最具禅意的一幅书法!

毛笔书法鉴赏

钱钟书手札,篇篇皆文章,件件是书法!

钱钟书手札,篇篇皆文章,件件是书法!

毛笔书法鉴赏

“吉光片羽无一点尘俗气” 王献之《鸭头丸帖》

“吉光片羽无一点尘俗气” 王献之《鸭头丸帖》

毛笔书法鉴赏

网站首页 毛笔书法 毛笔入门 毛笔教程 毛笔视频 毛笔作品 毛笔鉴赏 毛笔字帖 毛笔用品 毛笔名家 毛笔百科 软笔下载 毛笔字典 硬笔书法 硬笔入门 硬笔教程 硬笔视频 硬笔字帖 硬笔作品 硬笔名家 硬笔用品 硬笔百科 硬笔专题 硬笔下载 硬笔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