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朝书法家

主页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书法资料网  shufaziliao.com 

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一字朴存,号上农人。长沙府湘阴(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咸丰年间定居长沙司马桥(今司马里)。道光12年(1831年)举人。三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考场,潜心专研舆地、兵法。为人多智略,性狂傲。

初到长沙入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后受曾国藩赏识。1862年(同治元年)起相继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职。先后开办福州船政局、兰州制造局。1875年(光绪元年)率部收复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督办福建军务,抗击法国侵略者。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 后人集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画像

左宗棠身为武将,兼通文墨,擅书法,崇碑版,篆、隶、行、草兼善,笔力雄健,风格豪迈,楹联作品流传颇多,为时人所爱。据说,他从12岁开始,就爱好书法。其书风沉着激迈,文辞通畅,瘦劲的笔致、清峭的结字和疏朗的布局,依稀透露出一种踌躇满志的盛气。近人评价他的书法称:“文襄公行书出清臣(颜真卿)、诚恳(柳公权),北碑亦时凑笔端,故肃然森立、劲中见厚。”


作品欣赏


篆书“谊而恭近”六言联》 122.5×28.5×2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老子仁寿”七言联》 纸本行书 148×37cm×2 常州市博物馆藏

行书“沧海青天”七言联》 湖南省博物馆藏

行书“一室四时”七言联》 长沙博物馆藏

行书“得意清心”七言联》 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行书“少年虚己”七言联》纸本行书 166.2×38.7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篆书“前席等身”七言联》纸本篆书 155×36.5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野庐青山”七言联》纸本行书 176.4×37.6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短篷小蹇”七言联

行书“诗肠藜杖”七言联》 166×41cm×2 憨斋吴南生私人藏

行书“获寿蒙祜”八言联

篆书纲纪八屏》 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行书“仁慈灵妙”七言联》纸本行书 141×34.8cm×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藏

篆书四屏》 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行书手札》 安徽省图书馆藏

致士良书札一》 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致士良书札二》 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历史评价

贺熙龄:左子季高,少从余游,观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察其进退言论,则循循然有规矩,而不敢有所放轶也。余已心异之。

张亮基:全恃季翁为我部署,此君天下才也,办土匪,歼粤匪,以战则克,以守则固,进贤进能激励兵将,以残破之两湖而渐有生气。仆何能为,皆季翁之力。

胡林翼:①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倘事经阅历,必能日进无疆。 ②精熟方舆,晓畅兵略,在湖南赞助军事,遂已克复江西、贵州、广西各府州县之地。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其刚直激烈,诚不免汲黯太戆、宽铙(盖宽饶)少和之讥。要其筹兵筹饷,专精殚思,过或可宥,心固无他。

郭嵩焘:左宗棠才尽大,无不了之事,人品尤端正,所以人皆服他。

潘祖荫: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曾国藩: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李鸿章: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彭玉麟:忠君爱国,直做到全始全终。

曾国荃:①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实同是鞠躬尽瘁。 ②壮圣主威灵于九万里,声光远烁海东西。

翁同龢:其豪迈之气,俯仰一世。

杨昌濬:用兵善于审机,坚忍耐劳,洞烛先几。——克一城、复一郡,即简守令以善其后。用人因材器使,不循资格;为政因时制宜,不拘成例。外严厉而内慈祥,所至威惠并行。甘省安插回众十余万,不闻复有叛者;固措置之得宜,亦恩信之久孚也。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绾钦符十余稔,从未开支公费;官中所入,以给出力将士及亲故之贫者。督两江时,年七十余矣;检校簿书、审视军械,事事亲裁。居尝以汉臣诸葛亮自命;观其宅心澹泊、临事谨慎、鞠躬尽瘁以经王事,可谓如出一辙。

刘锦棠:宗棠事无巨细精粗,必从根本做起,而要以力行。师行万里沙碛之地,虽酷暑严寒,必居营帐与士卒同甘苦。垒傍隙地,悉令军士开垦;荒芜既辟,招户承种,民至如归。城堡、桥梁、沟渠、馆舍,乘战事余暇,修治完善;蚕织、牧畜,罔不因势利导,有开必先。军兴日久,文教浸衰;宗棠身在行间,讲学不辍。每克一城,招徕抚绥,兴教劝学。俄官索斯诺福斯齐游历,过甘阐说西教;宗棠接见,讲《孟子》“三必自反”之义,俄官为之敛容。其能以诚感人如此。

光绪帝:①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由举人、兵部郎中带兵剿贼,迭著战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运筹决胜,克奏肤功。简任纶扉,优加异数。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竭谋赞画,悉协机宜。旋任两江总督,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②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 ③书勋则钟鼎千秋,论治而堂廉一德。

林世焘:绝口不言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

吴汝纶:①公用兵,规远势,防后路,尤善审机,随贼势变化,不常其方略。②公性刚行峻,不为曲谨小让。③公精吏事,所至恤民、兴学、理财、治水利。闽浙裁兵加饷,各省援用为法。而于制造船炮尤兢兢。议者惜公才用之未竟其志也。

徐宗亮:胡文忠之注重安庆,左文襄公宗棠之注重衢州,李文忠公鸿章之注重上海,皆谋之于豫,持之以恒,卒皆收其全功。

朱孔彰:论者谓粤寇未平,无以制捻;捻寇未殄,无以制西陲叛回,其次序宜然。文襄尽瘁驰驱,白首临边,不易初志,功成名立,与日月争光矣。当其排众议,揣夷情,决胜算,我战则克,何其智且勇也!语曰: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伟矣哉!

唐才常:左、彭(彭玉麟)二公之直烛巨奸,不顾身家,绝无附会。

谭嗣同:历观近代名公,其初皆未必了了。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

裴景福:左文襄佐骆文忠(骆秉章),仅一幕职而得行其志,似愈于曾文正(曾国藩)之为相;奉命出征,发谋出虑,朝廷亦从不牵制,此老一生际遇,文正不如也。

杨昌济(毛泽东笔录):宋韩(韩琦)、范(范仲淹)并称,清曾(曾国藩)、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

刘体仁:丰功伟业,媲美武乡,可称佳话。常谓后人思想薄弱,不敢以今拟古。武侯所当曹操、司马懿,对手较为劲敌。然文襄勋绩,南平闽、越,西定河、湟,过于六出祁山远矣。

徐珂:文襄独引边荒艰巨为己任,力斥众论,而西域遂平。

葛虚存:左文襄公,天资豪爽,圭角毕张,一切睥睨视之。……文襄刚毅强果,已届耄年,精力不衰,虽日历兵间疾苦,未尝以况瘁形于颜色。——遇将士不尚权术,惟以诚信相感孚,贪夫悍卒一经驾驭,罔不帖然。……公雅喜自负,与友人书,恒末署老亮,以诸葛自况,砥砺刚介之操老而益力。

梁启超:左、李齐名于世,然左以发扬胜,李以忍耐胜。语其器量,则李殆非左所能及也。——其实两人洋务之见识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旧,李亦非能维新也。文襄幸早逝十余年,故得保其时俗之名,而以此后之艰巨谤诟,尽附于李一人,文襄福命亦云高矣。

左钦敏:综古今论之,邓(邓禹)、马(马援)、李(李光弼)、郭(郭子仪)中兴帝室,无此战绩;卫(卫青)、霍(霍去病)、韩(韩琦)、范(范仲淹)功高边塞,无此雄威。班定远(班超)生入玉门,尚须陈乞;岳忠武(岳飞)痛饮黄龙,徒成虚名。勋名之盛,秦汉以后,谁与比伦?

赵尔巽等《清史稿》:①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云。②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蔡东藩:吴说似迂,左议近夸,但得吴可读之一疏,见朝廷尚有效死敢谏之臣工,得左宗棠之一折,见疆臣尚有老成更事之将帅。光绪初年之清平,幸赖有此。或谓吴之争嗣,何裨大局?俄许改约,全恃曾袭侯口舌之力,于左无与?——外交以兵力为后盾,微左公之预筹战备,隐摄强俄,虽如曾袭侯(曾纪泽)之善于应对,能折冲樽俎乎?直臣亡,老成谢,清于是衰且亡矣。人才之不可少也,固如此夫!

亨利·阿加德·华莱士: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俄罗斯,到整个世界……我对他抱有崇高的敬意。

威廉姆·莱斯利·贝尔斯:左宗棠具有真正伟大的灵魂。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国外知者甚少,在他自己的国家里也未享有应得的声望。倘若他的同胞能仔细研究他的生平与功绩,就能够获益匪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国人在悠久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自豪。他对古代圣贤怀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圣贤之道。他为自己的祖国呕心沥血,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怀有坚定的信念,深信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找到一条出路。左宗棠不愧为国家之光、民族之光。

萧一山:国藩以严谨胜,宗棠以豪迈胜。

缪凤林: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

王震:①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②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大好河山很难设想。③左公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这是抗御外侮,是值得赞扬的。


个人作品

左宗棠的部分作品在生前即出版,其中《盾鼻馀渖》为左宗棠首部问世的结集,内容主要由诗文构成。 左宗棠死后,其奏稿、书牍、札件、诗文等于清末辑为《左文襄公全集》;20世纪80、90年代岳麓书社与湖南省社科院又编纂了《左宗棠全集》,内容增较前书加了三分之一。此外,尚有各类选集若干种,《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七》亦收录有其诗。 除前述结集作品外,尚著有《朴存阁农书》(失传)、《楚军营制》(附条规)等等。


家世

曾祖父:左逢圣

曾祖母:蒋氏

祖父:左人锦

祖母:杨氏

父:左观澜(1778-1830)

母:余氏(1775-1827)

妻妾

妻:周诒端,字筠心(1812-1870),湘潭黄荆坪辰山人

妾:张氏

兄长

长兄:左宗棫(1799-1823)

二哥:左宗植(1804-1872)

子女


儿子

长子:左孝威(1846-1873),字子重,周诒端所生。

次子:左孝宽(1847生)

三子:左孝勋(1853生)

四子:左孝同(1857-1924),字子异。

女儿

长女:左孝瑜(1833-1894),字慎娟,适陶澍之子陶桄,著有《小石屋诗草》。

次女:左孝琪(1834-1873),字静斋,未适人,著有《猗兰室诗草》。

三女:左孝琳(1837生),字湘娵,张氏所生,适湘潭黎福昌,著有《琼华阁诗草》。

四女:左孝瑸(1837-1870 [236]  ),字少华,适湘潭周翼标,著有《淡如斋遗诗》。

后裔

孙辈:左念谦,袭侯爵;左念恒,诗人,等等。

曾孙:左景祜,袭侯爵;左景伊,中国化工大学教授,主攻腐蚀与防护领域; 左景鉴,外科手术专家;左景权,旅法华裔汉学家,治敦煌学, 等等。

玄孙:左焕琛:上海医科大学教授,曾任上海市副市长等职;左焕琮,医学专家, 任教于清华大学,等等。

左宗棠《致士良书札二》释文赏析

左宗棠《致士良书札二》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老子仁寿”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老子仁寿”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得意清心”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得意清心”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一室四时”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一室四时”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野庐青山”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野庐青山”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篆书“前席等身”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篆书“前席等身”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手札》作品欣赏

左宗棠《行书手札》作品欣赏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少年虚己”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少年虚己”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篆书纲纪八屏》释文赏析

左宗棠《篆书纲纪八屏》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篆书四屏》释文赏析

左宗棠《篆书四屏》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沧海青天”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沧海青天”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篆书“谊而恭近”六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篆书“谊而恭近”六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获寿蒙祜”八言联》作品欣赏

左宗棠《行书“获寿蒙祜”八言联》作品欣赏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仁慈灵妙”七言联》释文赏析

左宗棠《行书“仁慈灵妙”七言联》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致士良书札一》释文赏析

左宗棠《致士良书札一》释文赏析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清朝书法家

左宗棠《行书“短篷小蹇”七言联》

左宗棠《行书“短篷小蹇”七言联》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行书“诗肠藜杖”七言联》

左宗棠《行书“诗肠藜杖”七言联》

清朝传世书法

欧阳询:写不好字并非才华不够,而是你的努力配不上才

欧阳询:写不好字并非才华不够,而是你的努力配不上才

毛笔书法百科

黄道周(1585-1646)

黄道周(1585-1646)

明朝书法家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清朝书法家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清朝书法家

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人物档案及代表书法作品欣赏

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人物档案及代表书法作品欣赏

秦汉书法家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五体皆精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五体皆精

毛笔书法鉴赏

王羲之(303—361)

王羲之(303—361)

魏晋书法家

100首诗记录了100位书法家,看看这些书法家你知道几个?

100首诗记录了100位书法家,看看这些书法家你知道几个?

毛笔书法鉴赏

王文治(1730-1802)

王文治(1730-1802)

清朝书法家

孔尚任(1648-1718)

孔尚任(1648-1718)

清朝书法家

乔崇烈

乔崇烈

清朝书法家

徐枋(1622-1694)

徐枋(1622-1694)

清朝书法家

王念孙(1744—1832)

王念孙(1744—1832)

清朝书法家

陈维崧(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

清朝书法家

王冏

王冏

清朝书法家

张崟(1761—1829)

张崟(1761—1829)

清朝书法家

张謇(1853-1926)

张謇(1853-1926)

清朝书法家

网站首页 毛笔书法 毛笔入门 毛笔教程 毛笔视频 毛笔作品 毛笔鉴赏 毛笔字帖 毛笔用品 毛笔名家 毛笔百科 软笔下载 毛笔字典 硬笔书法 硬笔入门 硬笔教程 硬笔视频 硬笔字帖 硬笔作品 硬笔名家 硬笔用品 硬笔百科 硬笔专题 硬笔下载 硬笔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