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朝书法家

主页

高士奇(1645—1704)

高士奇  网络 

高士奇 (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清朝著名学者。今匡堰镇高家村人。是一生效忠于康熙帝的官吏,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史学著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

高士奇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考证,勤著述。他的著作,收录在《四库全书》的就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三体唐诗补注》等八部;收录在《四库存目》的就有《天禄识余》、《塞北小钞》等五部。其他还有《读书笔记》、《苑西集》、《经进文稿》等十数种著作。高士奇的这些著作,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诗文集,二是为康熙活动的记述,三是学术著作,可谓品种丰富,琳琅满目。其中学术著作又分为两类,一为治春秋左传之作,二为治唐诗之作。《四库提要》对高士奇的学术著作评价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书局曾出过《左传纪事本末》点校本,可见它的学术价值得到了当代史家的认可。

高士奇还是一流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清初的收藏大家,有“三家村”之说。所谓三家村,就是字号中都有一个“村”字的三位收藏家,梁清标字棠村,安岐号麓村,高士奇号江村。梁棠村和安麓村以藏品宏富精绝著称,高江村尤以鉴赏水平高超而闻名,凡经其法眼鉴赏过的作品,声价顿增十倍。这样的本领,无不令人称奇。

高士奇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高士奇的学问确实比较广博;虽然不能称之为大家,但确实够得上杂家的称号。康熙是一个兴趣极为广泛,求知欲特别旺盛的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且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广泛,天文、地理、经学、诗文、历史、数学以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每样也的确都下过一定功夫。

高士奇《行书皇甫冉诗轴》纸本行书 350×120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释文: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送书来。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浅薄何知称献纳,临岐终日自徘徊。

款署:景老年翁正。高士奇。

钤印:高士奇印(白文)、淡人(朱文)

【资料来源】《中国法书全集》16-清代书法-1 (可嘉提供)

高士奇(1645—1704)

高士奇(1645—1704)

清朝书法家

欧阳询:写不好字并非才华不够,而是你的努力配不上才

欧阳询:写不好字并非才华不够,而是你的努力配不上才

毛笔书法百科

黄道周(1585-1646)

黄道周(1585-1646)

明朝书法家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清朝传世书法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清朝书法家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清朝书法家

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人物档案及代表书法作品欣赏

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人物档案及代表书法作品欣赏

秦汉书法家

100首诗记录了100位书法家,看看这些书法家你知道几个?

100首诗记录了100位书法家,看看这些书法家你知道几个?

毛笔书法鉴赏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五体皆精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五体皆精

毛笔书法鉴赏

王羲之(303—361)

王羲之(303—361)

魏晋书法家

王念孙(1744—1832)

王念孙(1744—1832)

清朝书法家

王冏

王冏

清朝书法家

王文治(1730-1802)

王文治(1730-1802)

清朝书法家

乔崇烈

乔崇烈

清朝书法家

张崟(1761—1829)

张崟(1761—1829)

清朝书法家

陈维崧(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

清朝书法家

徐枋(1622-1694)

徐枋(1622-1694)

清朝书法家

孔尚任(1648-1718)

孔尚任(1648-1718)

清朝书法家

张謇(1853-1926)

张謇(1853-1926)

清朝书法家

网站首页 毛笔书法 毛笔入门 毛笔教程 毛笔视频 毛笔作品 毛笔鉴赏 毛笔字帖 毛笔用品 毛笔名家 毛笔百科 软笔下载 毛笔字典 硬笔书法 硬笔入门 硬笔教程 硬笔视频 硬笔字帖 硬笔作品 硬笔名家 硬笔用品 硬笔百科 硬笔专题 硬笔下载 硬笔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