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朝书法家

主页

黄士陵(1849—1908)

黄士陵  网络 

黄士陵(1849—1908)晚清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黟县西武乡黄村人。黄士陵幼年承继家学,读书、写字、制印、绘画并举,年方20岁就已以在家乡成为知名人物。青年时期,父母相继去世,黄士陵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前往江西谋生。在南昌时,因为篆刻技艺出众,受到江西学政汪鸣銮的赏识,并辗转认识了盛昱、王懿荣、吴大澂等著名学者,得到上述名流的引荐和指点,并跟随他们外出游历,观览了各地所藏的金石彝器和书画珍品,眼界大开。以后随广东巡抚吴大澂南下广州,作为吴大徵的幕僚在广州前后留18年,成为名重岭南的篆刻和书画大师。晚年归隐家乡,与艺坛很少交往。黄士陵是清代印坛的一代宗师,他突破了笼罩艺坛的皖、浙两大流派,创立了独具一格的"黟山派"。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也很高,喜爱大篆和魏楷,运笔犀利,犹如刀刻;所绘重彩花卉和彝器,参用了部分西画技法,风格特异,自成一家,在当时就为世人所珍爱。有《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2卷传世。

作为印坛一代宗师,其书法成就甚少人知,他的篆书不以外露张扬为能事,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主要以小篆为主体,但加入不少金文结构及用笔,给人的感觉似乎全是金文,因此古雅、朴茂,格调极高。结字吸取金文特点,字的大小、长短一任自然,并不强求一致,字多“头大脚小”,脚多悬针。用笔内敛、含蓄,线条无半点弱笔,黄士陵的篆书在结字上他许多笔画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

除对联作品外,黄士陵留下了不少条屏及篆书册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字距、行距留空较大并且排列整齐,如唐楷一般端庄、雍容。黄士陵也写隶书,但多见于篆书作品上的题款。至于他的行楷作品也值得一提,然单独的行书作品似未曾见过,我们从黄士陵印作上独特的碑味行书题款可以窥见一斑。

【作品欣赏】

《篆书五言联》 90×16.5cm×2 憨斋吴南生私人收藏

篆书四言联

篆书五言联

篆书七言联

篆书八言联

篆书四条屏

【相关文章】

篆刻作品

相关文章

黄士陵(1849—1908)

黄士陵(1849—1908)

清朝书法家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清朝传世书法

欧阳询:写不好字并非才华不够,而是你的努力配不上才

欧阳询:写不好字并非才华不够,而是你的努力配不上才

毛笔书法百科

黄道周(1585-1646)

黄道周(1585-1646)

明朝书法家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左宗棠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清朝书法家

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人物档案及代表书法作品欣赏

秦代著名书法家(李斯)人物档案及代表书法作品欣赏

秦汉书法家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清朝书法家

100首诗记录了100位书法家,看看这些书法家你知道几个?

100首诗记录了100位书法家,看看这些书法家你知道几个?

毛笔书法鉴赏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五体皆精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五体皆精

毛笔书法鉴赏

王羲之(303—361)

王羲之(303—361)

魏晋书法家

张崟(1761—1829)

张崟(1761—1829)

清朝书法家

王念孙(1744—1832)

王念孙(1744—1832)

清朝书法家

孔尚任(1648-1718)

孔尚任(1648-1718)

清朝书法家

乔崇烈

乔崇烈

清朝书法家

王冏

王冏

清朝书法家

徐枋(1622-1694)

徐枋(1622-1694)

清朝书法家

陈维崧(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

清朝书法家

张謇(1853-1926)

张謇(1853-1926)

清朝书法家

王文治(1730-1802)

王文治(1730-1802)

清朝书法家

网站首页 毛笔书法 毛笔入门 毛笔教程 毛笔视频 毛笔作品 毛笔鉴赏 毛笔字帖 毛笔用品 毛笔名家 毛笔百科 软笔下载 毛笔字典 硬笔书法 硬笔入门 硬笔教程 硬笔视频 硬笔字帖 硬笔作品 硬笔名家 硬笔用品 硬笔百科 硬笔专题 硬笔下载 硬笔字典